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
> 温州概况 > 鹿城典故
信河街与七十二条半巷
时间:2013-09-03 00:00:00 浏览次数: 来源:市外侨办 字号:[ ]

 信河街与七十二条半巷

 

  60多年前的温州,和如今的乌镇、周庄相仿,几乎每家每户前都有一只小渡船,信河就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河道。如今,虽然温州城区难觅水乡痕迹,但南北走向的信河街依然是市区几条交通要道之一。可以说,信河街见证了温州城发展、变迁的沧桑往事。温州市区,街巷稠密,四通八达,共有大街小巷1400多条,而信河街则是一条有巷弄最多的街,故人称“七十二条半巷”。

  信河街——聚齐了七十二条半巷。七十二条半巷,并不是有意为之,而是自然形成。庆年坊、三牌坊、白塔巷、天窗巷、珠冠巷、蛟翔巷还有半条“无名巷”。其它七十二条小巷都互相贯通,唯独书堂巷东首有一条只进不出、没有名称的“死巷”,这就是七十二条巷之外的半条巷。

  本期,市文联副主席金文平为读者讲解七十二条半巷的渊源。同时,我们也收集了几条街巷的典故和民间传说,与读者一同分享。

 

  信河街南起人民西路,北至百里西路,全长1448米。信河街历史悠久,沿革多变。据志载,信河街东侧原来曾有一条大河。此河开自五代时期,后因管理不善,逐年淤塞。宋淳熙四年时,温州人民募工进行开浚,重新疏通河流。从此,人们便将这条河称作“新河”。

  那为什么后来又改叫作“信河”呢?据说在明代,信国公汤和因巡视海防来到温州。当时他看了温州地势后,认为是海防要口,必须要加强防患措施。为此他下令重浚河道,拓宽河面,接通大小支流,用作战备。因此,新河又一次得到了疏浚。疏浚后的新河,水质清冽甜味可口,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饮用。当地百姓为感谢信国公的恩德,便在河岸上建立了一块石碑以作纪念,并且将“新河”改称为“信河”,信河街之名由此而来。

  到了民国时期,信河街更称“新民路”,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复名“信河街”。但是到了“文革”十年动乱时期,信河街又改成了“兴无路”,一直到1982年拨乱反正时才复称信河街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
  信河街原来的长度和宽度都不是今天咱们看到这么长宽。过去信河街南起蝉街口,北到八字桥(也就是现在百里西路的东端),街面也不过3米宽,相当狭窄。1955年,国家为了加快市政建设,便将原街面自蝉街口向南延伸。1978年,又将砖路进行翻建,铺成沥青,并植树绿化,使信河街逐渐成为市区一条繁华的商业区和西北线上的交通要道。

  那信河街的七十二条半巷又坐落在何处呢?分布是这样的:信河街的西侧共有东西走向的巷14条、弄6条和纵向连贯的叉巷10条。街的东侧又有巷17条、弄6条和纵向叉道19条故共计72条,那另有半条在哪里呢,这半条巷就是在现在书堂巷的东首一条岔路,因此巷有进口没出口,故俗称半条巷。

  在这七十二条半巷弄中,有名字的有31条。在这31条命名的巷里,有以庙宇命名的5条,叫作天妃宫巷、三官殿巷、周宅祠巷、岑山寺巷和七圣殿巷。以家宅得名的2条,叫作倪衙巷和黄府巷。在这些巷名中,有的取之天上,如木杓巷,因“木”是五行之列,“杓”是北斗星的“斗柄”而意,还有飞鹏巷、蛟翔巷;有的取之地面,如石板巷、石坦巷、丁字桥巷;有的以水得名,如沧河巷、甜井巷;有的以火得名,如古炉巷;有的以房间命名,如古厢巷、大士门;更有不少取之吉祥之兆,如来福门、嘉会里巷、安平坊、吉士坊巷和里瑞巷;还有最形象的就数金锁匙巷了。有人曾将几条巷名趣联成一首诗,叫作“天生信河一妃宫,岑山人士不相同,白塔蛟翔会里瑞,金锁开笼放飞鹏”。 (金文平)

 


●金锁匙巷

  金锁匙巷东起城西街,西至信河街。明称玉瑞坊,清称金凿石巷,谐音金锁匙巷。原宋叶文定公祠设此。

  相传该巷内有一户人家,姓金,生了一个孩子取名:锁匙。

  沿着街巷东面走有座小山,山上有个岩洞。相传洞内有金银财宝无数,很多人都想到岩洞内采宝,只是洞门口有块大石封牢,无法搬走。

  某日,一名采宝客看到金锁匙,身体那么瘦小,脑袋那么大个,活像一把金钥匙。于是就付了一锭银子,让其父亲答应锁匙陪玩一天,并将其带到岩洞处。锁匙将头轻轻碰撞了一下,岩洞就神奇的打开了,里面全是金银财宝。

  因为没有带任何工具,采宝人与锁匙约好明天下午再来,并嘱咐他不要与任何人讲起今天的所见所闻。回去后,在父亲的逼问下,锁匙将见闻告诉了父亲。父亲即刻带着锁匙和工具上山采宝,父亲装得太满了实在拿不动,就让锁匙走进岩洞帮忙。哪知锁匙一进岩洞,洞口的岩石就上锁了,父子俩再也没法出来。

  后来事情传开了,大家就把这条巷子叫做“金锁匙巷”,那座山就叫“父子山”。

  ●飞鹏巷

  飞鹏巷东起城西街,西至信河街。宋名纯和坊,清名煮鹏巷,方言谐音俗称“纸蓬巷”,后来人们认为不雅,改为“飞鹏巷”。

  飞鹏巷还有个民间传说。明朝时,巷子里住着一名石刻师傅,手艺好,品貌也好,家境也不错。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,母亲托人为其说媒,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。但是,由于丈夫不能生育,妻子迟迟未能怀孕。母亲因误会,心急说话难听,妻子也只能有苦往肚里咽。一日,石刻师傅看到妻子将纸蓬往肚子里塞,只为了母亲开心,丈夫得知妻子用心良苦,很是感激。但是纸包不住火,一日丈夫出门办事,妻子往肚子塞纸蓬被母亲发现了,被骂唬弄婆婆。妻子有苦说不出,边哭边跑出了家门,一张张纸蓬散落在街巷,走到河边便跳了下去。

  丈夫得知此事,将妻子用心良苦的事情告诉了母亲。母亲后悔莫及,整日坐在儿媳妇跳河自尽的地方哭泣,一双乌黑的眼睛也哭瞎掉了。后来,事情传开,百姓们都夸石刻师傅的妻子贤良淑德,因此巷子也被称作“纸蓬巷”。

 

  飞鹏巷98号古宅

  ●黄府巷

  黄府巷东起城西街,西至信河街。

  宋名“孝廉坊”,因绍圣年间有孝子仰忻居此得名。仰忻自幼聪明好学,父亲早逝。母亲因日夜缝补作丝线供孩子上学,导致双目失明。好在仰忻争气,考中秀才,在宁波当上了县令。仰忻为官之际,始终牢记母亲叮嘱,为官清廉,为民执法不阿,深得百姓的敬仰。得知母亲病故,仰忻骑马连夜赶回,精心护理,一直守候的母亲身边直至病逝。后来,人们以此典故取其地名为孝廉坊。

  明代时两朝任宰相的黄淮在此建有府第,故更名为黄府巷。“文革”时更称“燎原巷”。

 

 

 

  黄府巷50号“中国人民银行”旧址

 

  ●白塔巷

  白塔巷东起信河街,西至天窗巷。

  该巷有座寺庙,名叫百尚信胜寺。百尚信胜寺旁,有一座青砖砌成的古塔,高有七层,飞檐重瓦,很有气势。传说塔中藏着好多珠宝。每到深夜,塔顶常有白光放射出来。

  一日,百尚信胜寺的几名和尚正在寺内巡更,忽闻百姓称有倭贼前来敛财。寺僧立即撞响钟鼓,百余和尚拿着棍棒,列队保卫寺院和塔藏。和尚们为了保卫寺塔,与倭贼奋战,刀起棒落,血肉横飞。这时古塔放光,帮助僧人杀退了倭贼。后来,人们就将这塔取名为“白塔”,这条巷子也叫“白塔巷”。

  年代久远了,古塔倒塌了,但这白塔巷的名称仍旧流传了下来。

  ●三官殿巷

  三官殿巷东起马槽头,西至信河街。

  宋代时这条巷子里开着一家“棣华药店”。店主棣华救死扶伤、为民治病,深得百姓称赞。他以治疗无名肿瘤著称,但从未因名声大振而收取高额医疗费用,更是常常免费送药上门行医。街巷因此得名“棣华坊”。到了元大德年间,因为此地建有三元宫,道教奉“天、地、水”为三官,俗称三官殿,街巷也因此得名为“三官殿巷”。“文革”时曾以温州环卫处在此,改称支农巷。

  ●石坦巷

  石坦巷东起信河街,向西转北至书堂巷底。

  明朝时期称祈报坊。当时巷弄住着林姓和王姓人家,虽然两人仅为一墙之隔,但是水火不容,经常相互算计欲利己害人。一年夏季,因台风来袭,人们都在忙碌抢收粮食,两家人却自认已在杨府殿烧过香、许过愿,不但不抢收粮食,反而在家看看冤家的“报应”。后来,两家人十多亩粮食被风浪掀为一空,七间瓦屋也成废墟一片。人们谴责两家人恶有恶报,就袭其意取名为“祈报坊”。

  清代时名社坛巷,后因道路翻修石板平坦,故方言谐音为“石坦巷”,“文革”时曾以设有石坦巷小学而更名“培红巷”。

  ●应道观巷

  应道观巷东起信河街,西至皮坊巷。在明朝,该巷称劝忠坊,清朝时名为应道观巷,“文革”时改称爱民巷。

  相传信河街上有个道士观,观主的名字叫应道。道观的隔壁住着一个老伯,无妻子儿女,只身一人靠卖豆腐维持生计。道士看老人可怜,答应每天给200个铜板,帮助他维持晚年生活。于是,道士拿出一张黄纸,用朱笔画了一个圈,让老人贴在家中的屏风上,每天早上伸手进去摸200个铜板维持生计,并嘱咐老人不能钻进“朱圈”内偷看。

  久而久之,老人好奇生疑,打破了之前的约定。钻进朱圈,发现是通往朝廷金库的捷径,老人借机拿了几锭元宝并被看守的卫士逮个正着。皇帝亲自审讯该案,得知前因后果后,派人去逮捕应道前来审讯。

  一群卫士去抓道士,反被机智的道士敲了竹杠,买了一坛酒请道士喝才肯前去官府受审。酒足饭饱之后,道士一头钻进酒坛不肯出来,卫士们只好将其抬到了京城。皇帝得知此事,非常生气,令士兵打破酒坛。酒坛碎成几十片,确未见道士踪影,每片碎瓷片里都发出了道士的声音。皇帝笑着说:“这道士真有本事,比得过八洞神仙。”

  话音刚落,午朝门外进来一个道士,仙风道骨,叫一声:“谢万岁!”

  君无戏言,皇帝只好封道士为:八洞神仙。

  后来,人们把应道原先的所在的道观叫做应道观,应道观所在的巷叫做应道观巷,直至今日。

 

【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稿】【关闭本页】
0